• 成果转化达2200万元!华中师范大学创造教育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04-09 08:30

    据悉,在48日举办的2025未来教育大会——大模型与教育创新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正式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以2200万元的合同金额落实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笔金额刷新了教育科技领域的新高,创造了该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标志着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能力达到新高度。

    2025未来教育大会由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举办,以“大模型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教育场景中的实践与创新探索。武汉市副市长孟晖、江夏区区委书记张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创等部门领导参会,来自全国高校、职校、基础教育、产业界代表700余人参会。大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主持。

    在大会开幕式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三女牙与科大讯飞教育BG副总裁汪张龙作为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协议武汉市副市长孟晖、江夏区区委书记张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教育bg总裁聂小林见证签约。此次合作项目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开展,学校将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转让给科大讯飞。该项技术是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多年研究的重要成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为师生搭建泛在混合教与学环境,提供数据驱动的备、教、学、测、评、督、管服务体系,打造教与学闭环,满足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新需求,为教学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次与科大讯飞的合作,不仅是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全国教育学科的标志性事件。

    科大讯飞表示此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战略意义重大,对公司未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之后将全力做好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工作,实现科技成果效益最大化。未来科大讯飞将与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强强联合,持续发挥各自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研发优势和行业优势,共同推动“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关键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未来校企双方将继续深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落地,推动智能教育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深度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聚焦有组织科研,汇聚大团队、攻关大项目,专注打破传统科研的分散性和局限性,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升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形成了以智能教育技术、绿色农药创制、光化学合成、大数据、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并实现了转化运用,不仅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方面展现了“华师责任”,贡献了“华师智慧”,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