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新闻动态

    七位院士出席!科普著作《话说农药:天使还是魔鬼》首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3-03-22 16:01

           华大在线讯(记者 郝日虹)3月21日,科普著作《话说农药:天使还是魔鬼》(以下简称《话说农药》)首发仪式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话说农药》由我校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光富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共同主编,全书分为概念篇、管理篇、安全篇、生活篇、故事篇5个部分,精选了81个问题,以问答形式,通俗易懂地对人们身边与农药相关的知识和热点话题进行解答,消除人们对农药的误解和偏见,塑造社会大众对农药的科学认知。


    南志标、宋宝安、李天来、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李培武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郝芳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志斌,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骏,武汉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振旭,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琼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杰,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伟斌等出席仪式。首发仪式由副校长彭南生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夏立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农药科技是农业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农药的生产与使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正确认识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才能回归农药的本质,为农药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宋宝安院士和杨光富教授都是我国农药领的著名科学家。两人共同主编的科普新著《话说农药》的发行,不仅对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保障绿色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出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周伟斌在致辞中代表出版社向编写组全体成员致以敬意,“科普著作在读者对象、内容结构、文字风格等方面,都有特定的写作要求。对于习惯学术论著写作的科学家而言,科普创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话说农药》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两位主编和编写组成员以科普图书的要求,完成每一段文字,绘制每一幅插图,不但在内容的科学性上一丝不苟,在文字的可读性上也字斟句酌,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普创作的艰辛,也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杨光富代表编写团队发言,讲述了《话说农药》的创作初心和编写过程。2016年,宋宝安和杨光富达成共识——从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视角,结合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编写一本关于农药的科普著作,普及农药基本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对农药的科学认知。从2016年动笔撰写到2022年付梓发行,七年间,书稿前前后后修改了20多次,字数也从起初的30多万精简至17万字。从编写原则到编写体系,再到内容选取,编写组多次召开讨论会,反复打磨。

    与会嘉宾共同为《话说农药》首发揭幕

    一本好的科普书要做到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性、趣味性“四性”统一。编写体系方面,《话说农药》从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展开,既普及了有关农药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也介绍了农药科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旨在让更多人知晓我国老一辈农药科学家的艰苦创业精神,了解我国农药工业和绿色农药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内容选取上,该书既关注我国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也注意与发达国家的农药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在确保表述科学、严谨的同时,从“有虫眼的蔬菜真的是绿色无污染吗”“果蔬中的农药残留真的可以清洗掉吗”“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农药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谈起,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以期实现更好的科普效果。

    谈及编写体会,杨光富表示:“通过这本科普书的写作,我感受到做科普对科研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把科普作品写好,必须要对自己从事的科研领域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专业术语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再者,进行科普创作,要从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社会公众对农药产生误解,最核心问题的其实是对农药安全性的担忧。这就要求农药科技工作者要把研发更安全的农药作为非常重要的科研选题和科研目标。”

    宋宝安院士向学校捐赠120本《话说农药》图书,表达对我校120周年校庆的美好祝愿。郝芳华代表学校接受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