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通知公告

    置顶通知

    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联合专项(七期) 申请指南
    根据《关于申报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5〕3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水务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铮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联合专项(七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说明“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联合专项(七期)”基金课题包括“诚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项”和“AI赋能行业创新专项”...
    2025-09-23
    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专项申请指南
    根据《关于申报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5〕3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诚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说明1.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心与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诚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专项”...
    2025-09-23
    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人工智能赋能产教研融合创新专项申请指南
    根据《关于申报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5〕3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北京源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人工智能赋能产教研融合创新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说明1.“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人工智能赋能产教研融合创新专项”专项课题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合作高校,用以支持高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2.根据确定的研究内容,“...
    2025-09-19

    关于发布2024年交叉科学研究平台重大项目指南的通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4-04-30 08:52


    交叉科学研究平台项目为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然科学类)重大项目,统筹“双一流”交叉平台建设资金,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高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安全,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重大科学问题。项目依托省部级以上优势科研平台,实行目标导向,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学院,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谋划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交叉科学研究,推进科教融合、产研一体。根据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总体部署,现面向全校发布2024年交叉科学研究平台重大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指南。

    一、项目说明

    交叉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类项目,实行“总师制”,设首席科学家1名,下设若干课题。首席科学家应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的组织领导能力强,组织承担过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统筹平台建设、聚集研究队伍、凝炼研究方向,统筹项目的执行,开展课题的评审以及结题、验收等工作。

    项目鼓励跨领域、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研究团队,围绕交叉科学研究方向,统筹购置研究需要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通过开放共享,进一步拓宽重大科研平台的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校相关学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项目规划执行期为3年。

    二、项目指南方向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围绕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技术平台建设5个方面开展研究。

    2024年,重点支持“数智环境-行为-脑”三者交互的基础理论及心理问题研究,揭示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的基本规律、心理健康问题的神经基础以及人与数智环境的交互机制,创建基于行为大数据的心理健康监测、筛查和预警系统,研发基于神经和行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及促进技术。

    三、有关要求

    1.围绕本项目指南方向,面向全校科研人员公开征集相关选题。选题申请人(负责人)应是一线科研人员,具有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经历,研究业绩突出,创新能力强。

    2.申请人(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不超过1项,同期承担的课题总数不超过3项。

    3.申请人必须为我校在职科研教师,课题组主要成员平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在校学生不纳入计算)。

    4.申请人请于20245916:00前在我校科研管理平台中完成申报(学校一站式门户one.ccnu.edu.cn服务模块下的应用系统栏目中可选择进入智慧科研),申报操作路径为: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申报。申报操作指南见附件1,申报书模板见附件2

    5.相关评审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 目联系人:周宗奎 8632

    科技处联系人:胡志荣 2377


    附件:1.申报操作指南

       2.申报书模板



                                    科技处

                                  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