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通知公告

    置顶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我校师生的创新潜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根据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有关文件要求,学校组织校内人员参与2025年“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2025年“武创源”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背景“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旨在挖掘和培育具有前瞻性、变革性的技术项目,促进颠覆性技术成果在武汉落地转化,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大赛设有多个赛道,涵盖信息技术、...
    2025-02-15
    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云中大学 专项(二期) 申请指南
    根据《关于申报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2024〕1号)的相关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海贝(广州)经济研究院联合设立“202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云中大学专项(二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说明1.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心与海贝(广州)经济研究院联合设立“云中大学专项(二期)”,支持面向高校的数字教育、智慧校园、教育元宇宙、未来技术、知识图谱构建、新型教学资源建设、...
    2025-01-07
    市科创局关于征集重点产业领域和赛道核心 关键技术问题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五大优势产业、“965”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以需定研、全链条攻关”,推动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技术问题凝练机制,广泛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共识,现开展重点产业领域和赛道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征集工作,具体如下:一、征集目的全面梳理我市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分布及人才、平台、创新基础,掌握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及科技创新需求,...
    2024-12-27

    关于征集“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3-18 18:44

    校内各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鄂教科函﹝2021﹞3号)精神,现就校内征集“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说明

      1.“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聚焦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农村市场、种业资源、乡村旅游、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文化、乡村养老和社区服务、乡村环境等10个领域(详见附件1)。

      2.该项目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和学生),深入乡村一线,着力解决乡村振兴中的技术、规划、策略、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做出教育贡献。

      3.湖北省教育厅对申报项目遴选予以认定后,正式公布实施。

      4.该项目由各单位(院、部、所、处、办、中心)自筹资金支持。

      二、申报条件

      1.项目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服务对象为省内县(市、区)及以下政府、企事业单位、村(组)或个人。

      2.项目包括正在实施中或拟计划开展的,并具有必要的条件保障。

      3.项目内容参照附件1,项目类型包括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社会咨询等。

      4.项目负责人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

      5.所在单位(院、部、所、处、办、中心)有较完善的科技服务政策制度,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三、申报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乡村振兴作为高校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百校联百县作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

      2.各单位要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三农服务等工作情况,积极参与申报项目。

      3.该项目强调实绩,申报数量不做限额要求。

      4.请各单位填写《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汇总表》(附件2),3月29日前连同百校联百县工作建议(纸质扫描版、电子版),一并发送至duan@mail.ccnu.edu.cn(电子版内容可适当扩展)。

      四、联系方式

      1.科技处

      联系人:段治国、安红高,联系电话:027-67868068、67862002。

      2.社科处

      联系人:马珺,联系电话:027-67861951。


      附件:1.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重点领域

         2.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汇总表




               科技处     社科处

               2021年3月18日




    附件1

    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重点领域

      1.基础设施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帮助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积极开展乡村道路、水电气、宽带、入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

      2.农业产业

      围绕湖北省稻米、小麦、家禽牲畜、蔬菜、茶叶、柑橘、食用菌、小龙虾、中药材等农产品,组织农业生产专家,指导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围绕紧缺农产品生产、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和决策咨询,助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

      3.农村市场

      围绕“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一业一品”等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电子商务、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返乡入乡创业园、孵化实训基础建设,农业跨境电商等方面,组织相关专家团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助力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4.种业资源

      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农业提升工程、长江野生鱼类人工繁育驯化科技攻关和规模化养殖、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良种化和供给保障水平。

      5.乡村旅游

      积极参与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休闲乡村和湖北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建设,组织团队帮助地方做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区详细规划、景观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文旅品牌打造与推广和旅游资源普查,开展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

      6.乡村教育

      积极开展校校共建,组织乡村教师培训、义务支教等活动,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对口帮扶农村地区职业学校。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振兴需要。加强乡村教育研究,研究提出乡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7.乡村医疗

      发挥高校医学专业和附属医院优势,为乡镇、农村医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定期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帮助乡镇、农村建设卫生院(卫生室)。深化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发挥分级诊疗制度优势,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本科和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加强乡村医疗研究,研究提出乡村医疗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8.乡村文化

      创作一批反映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特别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化作品,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高校师生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活动,根据需要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地方戏剧、文化专业学生,培养本土文化人才。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动员文化、科普工作者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研究,研究提出乡村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9.乡村养老和社区服务。

      组织社会学、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农村养老和社区服务模式,提出农村养老和社会服务相关政策建议。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鼓励毕业生报考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0.乡村环境

      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绿色技术与产品,开展农业污染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开展校地生态环保建设试点,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作用,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






    附件2

    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服务县市

    服务单位

    主要任务

    项目进展

    主要成效

    备注













































    填报单位(公章):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备注:1.项目类型为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社会咨询等;2.项目类别为附件2中的十大领域;3.项目进展可填正在进行、拟开展;4.服务单位指乡镇、村、农户或企事业单位;5.主要任务、主要成效在电子版中可适当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