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
132022-06
罗晓峰教授课题组在高能核碰撞实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罗晓峰)近日,我校物理学院罗晓峰教授课题组与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筑波大学科研人员合作,首次在RHIC-STAR固定靶 3 GeV金核-金核碰撞实验中测量了质子数的高阶涨落,发现该碰撞能量产生的热密核物质主要是强子相互作用占主导,表明如果在核碰撞中产生 QCD 临界区,则只能在高于 3 GeV 的能量存在。该实验结果为理解高温高密核物质相结构、寻找QCD相变临界点提供了重要... -
132022-06
肖文精教授课题组在催轴手性化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朱潇潇)近期,化学学院肖文精教授课题组在可见光诱导催化不对称构建轴手性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22, 144, 6040.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1116)上,博士研究生梁东为本论文第一作者,肖文精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轴手性联杂芳基骨架不仅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而且也是众多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的核心结构。因此,发展高效、高选择性... -
132022-06
孙耀教授课题组在荧光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朱潇潇)近期,化学学院孙耀教授课题组在荧光活体分析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doi.org/10.1038/s41467-022-29572-2)上,华中师范大学一年级博士生徐玉玲和李崇录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孙耀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近年来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荧光成像可以“点亮”细胞和活体,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过程。而在临床方面可... -
132022-06
郭彦炳教授课题组在分子氧活化去除大气污染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朱潇潇)近日,化学学院郭彦炳教授课题组在分子氧活化去除大气污染物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题为“Neighboring sp−hybridized carbon participated molecular oxygen activation on the interface of sub-nano cluster CuO/Graphdiyne ” (J. Am. Chem. Soc. 2022, 144, 4942–4951)。2019级博士研究生潘传奇为该论文... -
132022-06
罗晓峰教授课题组在QCD相图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罗晓峰)我校物理学院罗晓峰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日本筑波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度国家科学与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首次在RHIC-STAR重离子碰撞实验中测量了净质子数的六阶涨落,观测到在最高200 GeV碰撞质心能量下六阶涨落为负值。该实验结果与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预言一致,暗示低重子密度区强子物质相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为平滑穿越。该测量对理解QCD相结构并进一步在高... -
132022-06
李学宝教授团队在棉花发育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生科院李学宝教授团队在生物学顶级期刊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Phosphorylation of WRKY16 by MPK3-1 is essential for its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during fiber initiation and elongation i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https://doi:10.1093/plcell/koab153) 的研究论文。已毕业博士生王娜娜和青年教师李扬博士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李学宝教授和郑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棉花是全世界广泛种植的最重要...